万全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体育健康、房产家居、国际资讯、生活百科、热点新闻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3-01-16 11:52:41
“对未履行疫情防控个人责任如核酸应检未检人员、疫苗未全程接种人员的健康码赋予蓝码管理。”
对广东省人大代表刘世兴提出的上述建议,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在官网明确表态:
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有关规定,健康码作为便利化出行措施,各地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,不得扩大应用范围,切实防止“码上加码”。
省卫健委表示,对于疫苗未全程接种人员,建议暂不将此类人员纳入蓝码管理,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:
1、目前国家暂无相关政策支持;
2、并非全部人群都符合接种条件,部分人群由于存在接种禁忌不能接种或暂时不能接种,赋蓝码可能会对公民正常活动造成不便,导致群众对政策的不理解、不支持、不配合;
3、由于目前接种数据尚未实现全国联网,各省人员的疫苗接种情况信息未能对接,无法根据外省接种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并赋码,需要基层补录省外接种数据,将更大地增加基层负担;
4、随着我国接种政策调整和不同厂家疫苗接种程序变化,不同人群接种建议和要求也不尽相同,数据上难以动态精准掌握重点人群名单,且赋码判断规则复杂,需要频繁调整,若调整不及时或规则判断不准确,可能造成赋码错误。
各方声音
“赋蓝码”的建议在网上引发了热议。舆论一边倒地进行痛斥。无论官方媒体还是网友,都极其反感这类愚蠢、不科学的建议。
网友
普遍持反对态度,认为这是变相的强制接种
@大熊:不是说好了疫苗接种自愿么?
@营业中:典型的层层加码……
@如意如意:有没有想过体质特殊的人咋办呢?
@寒松:看到这条建议好生气,有些人包括我的身体状况是不能打疫苗的。
工人日报
回绝“赋蓝码”建议,不给“码上加码”留空间
“赋蓝码”建议一出,便引发了普遍关注,也招来普遍反对。对此,当地职能部门不仅作出了积极回应、亮明了态度,并且给出了四点掷地有声的理由。这说出了公众的心声,重申了反对任性加码的态度,也维护了健康码作为疫情防控重要载体的严肃性、权威性。
广东回绝“赋蓝码”的建议,传递出科学精准执行国家统一疫情防控政策,严格落实疫情防控“九不准”要求的强烈信号,既做到了避免误伤公众的合法权益,也表明了精准施策、让疫情防控不“跑偏”的态度与决心。这对不时面临“码上”焦虑的公众而言,堪称一颗定心丸。
换个角度看,此番舆论场上的虚惊一场也是一剂“预防针”,提醒各地,不要私自变通、肢解中央防疫政策,要努力做到全国防疫“一盘旗”,要保持赋码等防疫手段的制度初衷,用实际行动诠释精准防疫。
红星新闻
对疫苗未全程接种者赋“蓝码”?科学防疫无需再加色加码
接不接种疫苗,除了自愿外,也存在客观上不适宜接种,或是暂时不方便接种的情况,个中原因复杂多样。面对社会治理难题,有些管理者会忍不住化繁就简、毕其功于一役的权力冲动。
在有些人眼里,健康码是个好东西,输入某个条件,就能精准地把人群区隔开,再配合上各种限制措施,看谁还敢造次?但是,简单粗暴的治理方式一定会遭遇公众的反感,明明需要抽丝剥茧,偏偏迷信快刀斩乱麻,最后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。
技术应该是向善的,我们用它来解决问题,而不是制造问题。就像健康码上的阳性感染记录,当它成为就业歧视的依据时,就需要在利弊之间做出权衡。在舆论的呼吁下,已经缩短了显示感染记录的时间范围,等于是技术上的釜底抽薪。与之相比,建议给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赋蓝码,呼吁的方向完全相反,等于是给一部分人群的脸上盖章,给歧视、限制提供可能。
广东卫健委的回复相当细致周到,针对疫苗未全程接种的情况,从国家政策的不支持,人民群众的不接受,再谈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低、错误率高,条分缕析逐一论证。而对核酸检测中应检未检的情况,回复中也把什么样的风险对应什么样的管理,由谁来管理,讲得清清楚楚。道理说透,让人心服口服。
今纶
拒绝人大代表的无理建议,广东最是人间清醒
财经作者今纶认为:在非必要的情况下,动辄给人赋黄码、蓝码,本来就是极其落后、懒惰、野蛮的思维方式。
作为人大代表,提一个建议,可能涉及国计民生,尤其可能涉及个人的健康以及普通人的生活、工作,没有详细的论证过程,就敢随便放炮,这是非常不智慧的。
人大代表提建议还要关注舆情的变化,以及受众的心理,尤其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,看到更大范围的民意与情绪。
仔细看了所有信息,不得不给广东省卫健委点个赞。
广东省卫健委以科学的态度、实事求是的精神拒绝了人大代表的建议,其专业能力以及对民情民意的体察值得夸奖,在本次事件中的专业能力可圈可点。
广东,人间清醒,拒绝做蠢事,这在当下很难得。来源:红星新闻、广东省卫健委、网友评论